通知公告

哈工大“仲荣”人工智能研习班(第十期)开班式暨第一次集中授课成功举办

发布者:何璨发布时间:2025-10-23浏览次数:10

为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,促进教师知识结构更新,通过AI+学科交叉帮助教师挖掘和拓展研究方向,2023年5月起,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计算学部,开办了以哈工大人工智能领域奠基人李仲荣先生名字命名的“仲荣”人工智能研习班(以下简称仲荣班)。仲荣班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上,引入学员翻转课堂,将“专家专题授课”与“学员翻转课堂”相结合,截至目前,已开展9期,授课144学时,共计遴选并培训校内教师160人,学员分布在校本部32个一级学科,已涵盖校本部全部学院(部)。仲荣班相关案例做法也在2024年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总结交流大会上作典型发言。从第十期开始,仲荣班面向一校三区教师招收学员。

10月18日,第十期仲荣班开班式暨第一次集中授课成功举办。国家级高层次人才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兼计算学部副主任邬向前教授,计算学部姜涛教授、赵妍妍教授,仲荣班班主任田春伟教授,第九期学员代表及第十期全体学员参加本次活动,开班式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、人事处副处长兼师资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隋解和教授主持。

第九期学员代表、土木学院魏晨阳发言,他表示,仲荣班的学习让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系统、更深刻的认识,AI+所倡导的创新思维,不仅提升了科研效率与解决问题的能力,更点燃了他持续探索的热情与动力,衷心祝愿第十期仲荣班的每一位同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厚积薄发、不断突破,在AI的广阔天地中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!

隋解和教授对本期仲荣班授课体系以及师资队伍进行了介绍,本期仲荣班将继续承袭“小而精”的优良传统,坚守“选尖育苗”的育人初心。课程体系围绕三大主线精密构筑:夯实“理论基础线”,纯熟“技术应用线”,贯通“问题求解线”。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传统,将“专家专题授课”与“学员翻转课堂”深度融合,以教与学的双向奔赴,赋能每一位参与者,全力助推学员完成从掌握AI知识到具备AI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质性转变。   

邬向前教授为第十期研习班授旗,田春伟教授介绍本期课程体系,学员代表、威海校区经管学院史建锋副教授接旗并代表第十期学员发言,他表示,感谢校本部提供的本次机会,能够让校区的老师通过仲荣班系统的学习与研讨,对人工智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会,并通过AI+提升对复杂问题的拆解与分析能力,仲荣班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度拥抱AI的场域与一个跨界交流的熔炉,不同学科的背景不再是距离,而是打破壁垒、融合智慧的优势,期盼第十期各位学员都能够在本次的学习中收获满满。

邬向前教授指出,如今人工智能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,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,从早期的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,到现在的大模型、生成式AI、具身智能,它已经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,而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,不是简单物理叠加,而是能产生深度价值的化学反应,这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趋势。仲荣班的定位,就是 “AI+X” 与 “X+AI” 的双向奔赴,后续授课教师会通过系列课程,为大家的科研提供新思路、新灵感,希望通过这种跨学科模式,打破学院与学科壁垒,也期待各位学员能认清 AI 的变革趋势,把握智能时代机遇,把个人发展、学科发展与 AI 机遇结合起来,以本次研习班为起点,将 AI 合理融入自身学科,在交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。

在专题授课环节,邬向前教授以《走进人工智能》为题,从“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原理”“大模型与具身智能”“走进行业的人工智能”“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”等4个方面进行了讲授;姜涛教授以《智能驱动的基因组变异识别》为题,从“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”“结构变异检测与基因分型方法”“泛基因组引导结构变异检测方法”“未来展望”等4个方面开展了授课;赵妍妍教授以《基于大模型的精神健康计算》为题,从“背景概述”“趋势分析”“传统精神健康研究”“大模型时代的新问题”“总结”等5个方面开展了授课。

在翻转课堂环节,邬向前教授、姜涛教授、田春伟教授与第十期学员进行了深入互动。各位学员依次发言,聚焦自身的研究领域,分享了自己科研目前与AI交叉研究的现状、面临的挑战,并提出了相应的构想与需求。学员们与在场专家的深度互动与智慧激荡,实现了高质量的思想交锋、思维交融、观点碰撞,为未来科研之路的创新突破探寻了破局之道。  

作者:赵 明  发布:何 璨  审核:周善宝